■史密斯再續雷科探案經典
喜歡偵探影片的讀者可能聽説和看過《血灑紅場》(Gorky
Park),這部拍攝於1983年的影片名列“偵探電影top
10”之一,曾提名1984年金球獎。該片是根據美國暢銷作家馬丁·克魯玆·史密斯(1942—
)的同名懸疑小説《高爾基公園》(1981)改編的,原作講述了三具尸體在蘇聯高爾基公園中被發現,面目和指紋都被損毀,莫斯科刑警阿卡迪·雷科(Arkady
Renko)負責偵破此案……這是名探雷科的首次登場,即大放異彩,使得本書不但奪得了是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頒發的“金匕首獎”,還入選了MWA(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票選出的史上百大推理小説排行榜(位列35)。其後續作品《北極星》(Polar
Star,1989)、《紅場》(Red
Square,1992)、《哈瓦那海灣》(Havana
Bay,1999)、《食犬狼》(Wolves Eat
Dogs,2004)也本本暢銷,成爲美國推理小説史上最成功的探案系列作之一。而以蘇聯為主的小説場景設置所帶來的異域特色,和生活其中的優秀探員阿卡迪·雷科一道,成了該系列的主要賣點。值得一提的是,在雷科系列之前,史密斯曾用另外一個名字西蒙·奎因(Simon
Quinn)創作了包含六部作品的檢察官系列(Inquisitor
Series,1974—1975),可惜反應平平。作者現居加州,有三個孩子。
日前,作者創作出版了雷科系列的第六部《斯大林的幽靈》(Stalin's
Ghost)。在小説開頭,雷科正在秘密跟蹤一位涉嫌私吞大筆不明來歷的資金的警署高官,此人曾是蘇聯特種部隊(SPETsNAZ)的重要成員,參與過平定車臣叛亂的軍事行動。這時,雷科那令人討厭的上級突然通知他去調查一樁棘手的案子:有不少地鐵乘客反映,最近在每天固定的時刻,他們乘坐最後一班地鐵,都會看到斯大林的幽靈從月臺上向他們揮手致意,動作很正式很規範。正在他就此事著手調查期間,養子真亞神秘失蹤,而他的女友伊娃也開始和他發生感情齟齬。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爲斯大林已經死了,幽靈的出現多少預示了現在的國家即將深陷叛賣、殺戮和陰謀之中,我們的雷科將如何解決呢……因爲有《高爾基公園》這樣的珠玉在前,本作的亮點和新意似乎並不太多,且不談地鐵站幽靈的情節設置在本作中起了多少作用,又反映了作者的哪些政治觀點,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雷科回來了,回到了莫斯科,也回到了衆多熟悉他的讀者們中間。主角的回歸,抓住了讀者的懷舊心理,因此本作在角色塑造方面做得比前作好,哪怕是真亞這樣的配角,都很值得我們去分析和回味。(阿豬)
■貴志祐介名作《黑屋吊影》被拍成韓片
根據貴志祐介的同名獲獎名作(第四屆日本恐怖懸疑小説大獎)《黑屋吊影》(一譯《黑暗之家》,黒い家,1998)改編而成的电影《黑屋吊影》,6月21日在韓國的353家電影院公映,目前穩居同類題材影片票房排行第一位,被普遍認爲是韩国恐怖电影進軍好萊塢市場的“希望之星”。因出演韓劇《春天華爾茲》而為中國觀衆所熟知的韓國當紅演員徐道營(Hwang
Jung-Min,황정민,ファン·ジョンミン)首次挑战恐怖題材,引人注目。在公映前的20日,還舉行了盛大的首映前夜庆祝活动。

據悉,該片將在10月與日本觀衆見面,有報道稱:“觀看過該片的日本人,普遍認爲本片已經遠遠超越攝於1999年的日本同名電影,是部會讓恐怖電影愛好者瘋狂的佳作。”目前尚未得到有關中國方會引進該片的消息。(阿豬)
■一部代表著阿拉伯裔美國文學水平的懸疑傑作
阿拉伯裔美國人文學傳統早在二十世紀早期就已經出現,一直發展到今天。他們的文學創作已經是種族文學課程中的教材,也是移民與多元文化背景藉以發聲的作品。部分阿拉伯裔美國作家成功地突破了讀者僅限于學者、小眾的界線,吸引了主流讀者,現在最佳的例子是黛安娜·阿布-賈巴爾(Diana
Abu-Jaber),她的成名作是《阿拉伯人爵士》(Arabian
Jazz,1993),主要內容描述的是來自約旦的一個移民,和兩名女兒居住在窮困、多數是白人居民城鎮中的故事。作者毫無保留地將其生活在阿拉伯族群中的生活描繪出來,苦樂并陳、也描述族群傳統的狀況;藉由回憶,她將生存的問題再度彰顯出來。《阿拉伯人爵士》贏得了奧勒岡州大獎、也是全國作家俱樂部的海名威獎得主,擁有著龐大的支持讀者。
黛安娜生於1959年,是一位生長於紐約北部的作家,與家人在她七歲時遷移到約旦,目前任教于奧勒岡州波特蘭市州立大學;她在約旦和美國都居住過一些時間,于密執安州立大學、奧勒岡州立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文學與創意寫作。她曾表示,她之所以寫作是為了“讓我自己這個阿拉伯裔的移民,能成為一個
‘完全’的人,寫作對我來說有極佳的治療效果”。而這種治療效果正集中體現在她6月25日出版的最新作品《起源》(Origin)上,其中濃重的懸疑驚悚風格是作者的全新嘗試。小説敍述了一個婦女突然闖入安靜的犯罪理論研究室,她的男嬰死了,很明顯是SIDS(突發性嬰兒死亡綜合癥)的受害者;但她卻向衆人解釋說,孩子是被謀殺的,沒有人相信她的話。她滿臉寫著哀情,近乎瘋狂地想找到願意幫助她的人——任何人!誰會伸出援手呢?真相確實如她所說嗎?……離奇的故事塑造了一位獨特的“偵探”角色——指紋專家萊娜·道森(Lena
Dawson),她將全身心地為陷入精神瘋狂的病人治療,找出其現實本源,因爲她知道:所謂揭開真相,其實就是回歸起源。離奇事件夾雜著萊娜自身的破碎往事,隨著文字的不斷推進,隱藏在背後的人物動機將被逐漸探視,可以想見作者的苦心經營。阿布-賈巴爾抒情而有知性的文字,使得《起源》顯得卓爾不群,但這不是她自然形成了,情節方面留下了不多的刻意設計的痕跡,當然這並不妨害整個小説的高質量。本書獲得了亞馬遜網店讀者的五星佳評。(阿豬)
■第27屆橫溝正史獎獲獎作品出版
日前,獲得今年橫溝正史獎的兩部作品《首挽村殺人事件》(首挽村の殺人)和《Lost
Child》(ロスト·チャイルド)由角川書店出版發行。
《首挽村殺人事件》的故事背景是巖手縣的一個被深雪覆蓋而隔世的村落——鷲尻村。在沒有醫生的狀態下,村子裏來了一位東京的知名醫生瀧本志門。可是,瀧本上任以後,村裏卻接連發生詭異的橫死事件,被殺害後的屍體都會以異樣的形式出現。難道這就是村子被冠以“首挽村”這樣不吉利的名字的原因麽?村民難以忘記不祥的過去,事件的真相是……本屆大獎選攷委員綾辻行人盛讚本作:“本作基本繼承了橫溝老師的本格推理志向,而且一邊發展了橫溝式的世界觀,一邊又將小説内容與現代社會的真實感很好地連結著,比如社會年齡結構老齡化、城鄉差距擴大、村鎮合并、自然遭到破壞……作品將現代日本的諸多問題化入小説結構,通過對東北貧寒鄉村的凄慘歷史來體現出來,真是奇妙而有趣啊……我們有理由相信大村將成為‘21世紀的橫溝正史’。”作者大村友貴美1965年生於巖手縣,中央大學文學系畢業。因爲喜歡橫溝正史的本格推理,多次投稿應徵橫溝獎。2003年曾以《斬頭山巔》(首斬峠)進入第23屆橫溝正史大獎最終決選(本屆無獲獎作品)。現居巖手縣瀧澤村。
《Lost
Child》講述的是法醫學副教授神光的工作室受到了不明身份的外國行動小組的襲擊,據説襲擊行爲與被運送了到這裡解剖室的女性國際特工朱麗葉有關,那個尸體隱藏著重大秘密,而且他們很清楚神光的背景,以及神光並不想被任何人觸及的不祥過去。襲擊人員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而所謂糾纏在神光身上的過去悲劇和足令人驚愕的秘密又是什麽……本屆大獎選攷委員桐野夏生對於該作品的評價是:“本作有讓人恨不得一口氣讀完的魅力,各個登場人物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這個作品能壓倒其他作品勝出的主要原因是,它能很好地處理‘病’這個主題——個人的最大不幸,那種沒有希望的命運,在作品中被描述得十分真實感人。”作者桂美人1973年生於福井縣,是本年度最被期待的新生代女性作家。現為公司職員,居住在神奈川縣橫浜市。(阿豬)
■迪佛以《沉睡人偶》開始全新系列創作
美國著名作家傑夫瑞·迪佛(Jeffery Deaver,1950—
)向以林肯·萊姆(Lincoln
Rhyme,一名四肢癱瘓的犯罪學家)系列而響譽全球,在6月5日他出版了最新小說《沉睡人偶》(The
Sleeping
Doll)。在本作中他出人意料地擯棄了近年來為自己帶來世界聲譽的萊姆,塑造了一個全新主角——凱瑟琳·丹絲(Kathryn
Dance)。其實也不能說是個新角色了,凱瑟琳在萊姆系列的第七部作品《冷月》(The
Cold Moon,2006)中曾經出現過。她是加利福尼亞調查局的一位調查員,還是一位肢體語言專家,被譽爲“測謊人”。某日,一名她剛採訪過的有精神病史的殺人犯越獄逃跑了,丹絲將如何利用她的特長來追蹤逃犯,並阻止他再次殺人呢?《沉睡人偶》是部引人入勝的驚悚推理作品,也是迪佛奠定筆下新主角形象的有趣讀物。在展開第二次搜尋和抓捕行動之後,迪佛的標誌性逆轉很快出現,將讀者的視線一直引向一個扣人心弦而驚奇意外的結局。(阿豬)
■東野圭吾最新力作帶來“新境界”
6月29日,日本角川書店出版了直木賞作家東野圭吾的最新長篇作品《拂曉之街》(夜明けの街で)。小説内容簡介如下:去年的盂蘭盆節放假前夕,在“我”(渡部)工作的公司,來了位新職員仲西秋葉。在“我”眼里她看上去很年輕,雖然實際上已經31歲了。此后,兩人的距離迅速接近,終于不可避免地越過了道德的界線。可是“我”逐漸發現秋葉家有著復雜的背景。她的母親在與父親離婚後突然自殺,而之後(15年前),在她橫濱的父母家中,父親的情人被殺。倒在殺人現場的秋葉成了殺人案的重要嫌疑犯,但她卻一直保持沉默。“我”陷入了與嫌疑犯的不倫之戀,心境也顫動搖曳著,到底秋葉犯罪了嗎?不久,事情出現了新的變化……繼獲獎作《嫌疑犯X的獻身》後,東野再次將作品的討論主題放在了“嫌疑犯”這個特殊角色上,但絕不與前作雷同。作者在本作中除延續了令人不忍卒讀的“催淚”筆法外,還納入了隱藏在登場人物背後的“東野思想”,即“你就算是理科生也能完全讀懂我所要表達的東西,——事物必須立體地看。”這樣的話語,足令讀者震愕,也充分體現出東野圭吾的寫作自信,他有“刪改”或左右讀者既有觀念的能力,尤其是作者對人性敏銳至深的洞察力、表現力在《拂曉之街》一書中展露無遺。正因爲如此,有評論稱“本作將東野流帶入了一個新境界,引向宮本武藏‘人劍一如’式的禪悟。”此說雖有過譽之嫌,但中國的廣大讀者對本作該是充滿了期待吧。(阿豬)
■2006年愛倫·坡獎最佳平裝本小說中文譯本即將面世
美國科幻奇幻作家杰弗里·福特(Jeffrey
Ford)的數篇短篇作品自從譯介成中文后,就廣受中國讀者的喜愛,諸如《冰淇淋王國》、《伊林歐凱編年史》、《奇幻作家的助手》等。《鏡中女孩》(The
Girl in the
Glass)在去年就早已榮膺06年度埃德加獎的最佳平裝本小說的殊榮,今次又登上07年度雨果獎初提名名單,證明了它被推理小說及幻想小說界同時看好。
《鏡中女孩》講述了一個頗為神秘的故事。小說的背景設置在大蕭條時期的紐約長島。小說從迭戈——一名17歲的墨西哥非法移民——的視角出發,講述出一系列神秘的事件。托馬斯·謝爾在街頭把迭戈救下,成了他的教育者和養父。他教授迭戈各種科目,從英語直到詭辯術。迭戈假扮成一名印度教學者,幫助謝爾開設冒牌的通靈會,以此詐騙富有的長島居民。然而,迭戈在一次通靈會上見到了一位年輕姑娘的幻影,接著他就聽聞到夏洛特·巴恩斯的失蹤消息,夏洛特是富有的船業大亨哈羅德·巴恩斯的女兒。迭戈決定要解開這起疑案。謝爾和迭戈,同他們忠實追隨者安東尼、冒牌心理醫生摩根·肖一道,尋找到了夏洛特的尸體,尸體上蓋著的布料上畫著3K黨的標志。他們將夏洛特的謀殺案和其它幾起兒童被害案聯系到一塊兒,種種跡象皆指向3K黨以及一名邪惡的格溫斯醫生。格溫斯醫生在進行古怪的優生學實驗。真相到底如何,疑團即將解開……(無機客)
■北野武出演松本清張名作電視劇
6月19日,日本已故社會派推理巨匠松本清張的處女作《點與綫》(点と線,1958)被朝日電視臺拍成電視劇,由現年60嵗的北野武(ビートたけし)擔當主演,這還是該小說第一次被電視劇化。同時,這也是北野時隔五年再次出演電視劇,這次他將扮演一名將屆退休年齡的老刑事。北野武表示,對於清張的推理作品比較了解,“先生的小說開篇都很精彩,有著讓你一直讀下去的吸引力,希望這次的電視劇也能達到一氣呵成式的視覺享受……爲了更好地符合現役刑事的角色特點,自己已經將體重減掉了6~7公斤。難得出演電視劇,這次是個好機會,一定要努力表現,不讓支持我的觀衆失望。”據悉,該劇將作爲特別篇(special
drama)於今年秋天,用兩個晚上連續放映。(阿豬)
■純文學作家轉向推理小説創作
日本著名文學家島田雅彥(1961— )第一次涉足推理界,於6月出版了名偵探鳴子(ナルコ)系列的首作《混沌的女兒》(カオスの娘,集英社)。小説敍述了15歲的薩滿偵探鳴子拯救由誘拐監禁事件的受害者變成殺人狂的美少女的故事。島田雅彥認爲,“推理的王道是找出兇犯,而純文學的王道則是尋找自我。但是,像《俄狄浦斯王》這樣將兩者結合在一起進行敍述的作品,在希臘時代已經存在了,也許最大的推理就是尋找自我吧。”本作在風格上的變化,對於熟悉島田作品的讀
者來說,可能不得不另眼相看了。據說作家將在其後續作品中挑戰幻想。
島田雅彥1961年生於東京都,成長於神奈川縣川崎市。1984年畢業於東京外國語大學外語係俄語專業,曾任近畿大學文藝學係助教,現為法政大學國際文化學係教授。其重要作品有《夢游王國的仙樂》(1984)、《彼岸先生》(1992)、《頽廢姊妹》(2006)等,所獲各類文學獎項不以個位數計。另外,因爲是個公認的美男子,頗受演藝界青睞,曾在三部電影中出演重要角色,最近一次是在由井上春生執導的電影《東京謊言》中扮演一位精神病人。(阿豬)
————————————————
[6月資訊更新完畢,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