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作是《後天的人》(《アサッテの人》,《群像》2007年6月號)。本次文藝評選由日本文學振興會主辦,授獎儀式將于8月22日在東京會館舉行,他將和獲得
諏訪哲史,1969年(昭和四十四年)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現年37歲。國學院大學文學系哲學專業畢業,大學期間曾師從於著名文藝評論家和神秘學研究家種村季弘。畢業後,他曾是位公司職員,28歲時突然辭去工作,“失蹤”了兩年之久,在家完成了自己的處女作《後天的人》。此前作者剛憑藉本作將第50屆群像新人文學獎收入囊中,現在又一舉拿下了日本純文學的最高獎項,成爲自30年前村上龍以來同時榮膺這兩座大獎的第二人。
獲獎作《後天的人》敍述了一個十分詭異叵測的故事:主人公“我”的伯父舉止怪誕,嘴裡經常說出“砰啪”等莫名其妙的詞彙。後來伯父去向不明,“我”按照伯父遺留下來的日記,試圖去解開他的失蹤之謎……作品以安東尼·阿爾托的詩句開頭,以晦澀破碎的自我追述鋪演情節,尤其是關於伯父公寓的描繪冗長而繁縟,直到突然以姑母的視點展開對伯父形象的剝離分析。小説訴説了質樸的人性及其背後的感傷,再輔以古典式敍述和幽孤、物哀的基調,因此有讀者譽之為“現代版的《心》”(夏目漱石的名著)。有意思的是,同期的直木獎獲獎作《吉原手引草》也是以“失蹤”為主題,兩部作品雖然一古一今,可把玩的都是“失蹤事件”,如此巧合在日本文學史上恐怕還是頭一遭。另外,有報道稱《後天的人》一書還隱含著作者幼年口吃的痛苦經驗,這也將是讀者閲讀本作時值得關注的細節吧。(阿豬)
由國際驚悚作家協會(The International
Thriller Writers)舉辦的第二屆驚悚獎最佳小說(the second Thriller
Award for Best Novel)於7月15日公佈,得獎作為約瑟夫·芬德(Joseph
Finder,1958— )的《殺手本能》(Killer
Instinct,2006)。這是約瑟夫的第八部作品,小説主人公賈森·斯蒂德曼是波士頓的一個有著三十年銷售經驗的白領人士,一直在為電子工業巨頭索尼和松下公司服務。雖然他在單位的辦公室裏被同事視爲一個睿智而有魅力的男人,但他的妻子並不這麽看,後者認爲他不具備“殺手天賦”,事業成就已然到頭了。但這一切在某個夜晚發生了改變。賈森遇見了從伊拉克回來的一名前特種部隊官員,得到了一份新工作。很快,好事開始在賈森身上發生,而壞事開始在賈森的對手身上發生。賈森一夜成名,當他發現這一切是新朋友庫特一手鋪救的,而不是他自己的能力造成的,已經太遲了。他打算止步了,可這時庫特卻成了他最恐怖的對手……除了以驚悚小説著稱於世外,約瑟夫還是個知名的時事評論家,讀者經常能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共和》等報刊上看到他的精彩言論。目前,作家和他的妻子、女兒住在波士頓,新作《高壓攻勢》(Power
Play)也將於8月出版。(阿豬)
■ “洗手不幹”,卻再度獲獎
今年是弗裏德·瓦加斯(Fred
Vargas)連續第二年獲鄧肯·羅利國際匕首獎(The Duncan Lawrie
International Dagger Award),得獎作為《洗手不幹》(Wash this Blood
Clean from my Hand)。(阿豬)
■ 《半落》將改編為日劇
一個正直的警官掐死了備受病痛折磨的妻子!自首。證據充分。然而犯罪嫌疑人卻始終隱瞞著什么。“人活五十年”——書法比賽中有過多次獲獎記錄的嫌疑人,留下這幾個墨跡未干的字后主動自首了。他對自己所犯的罪供認不諱,甚至做好了“死”的準備。然而對于犯案后到自首之間兩天的“空白”卻不作任何解釋。犯罪嫌疑人的“半落”(不完全招供)狀態僵持至終。這個男人拼命要保守的秘密是什么?“人活五十年”到底要傳達什么意思?……這部橫山秀夫的代表作,同時也是讓他發表“直木獎絕緣宣言”的《半落》(一譯《半自白》),繼2005年改編為寺尾聰主演的電影之後,此次將以朝日電視台星期六晚間劇場30週年紀念作品的名義,再次改編為日劇。此次的改編和原作、電影的設定不同,是以由椎名桔平飾演的志木為主角,殺害妻子的前警官則由渡瀨橫彥演出。本劇預定將在今年之內播出。(張筱森)
■ “偵探伽利略”將於10月走上螢幕
東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偵探伽利略》系列,將在10月登上富士電視台的招牌時段“月九”(星期一晚間九點的黃金時段)。由福山雅治飾演帝都大學理學部副教授“伽利略老師”湯川學,而搭檔草薙俊平則設定為因為人事異動離開搜查一課,由柴咲幸飾演的“熱血理科白癡菜鳥女刑警”內海薰接替。內海薰在目前台灣出版的《偵探伽利略》系列中並未登場。她是東野特別為了此次的改編,設計的新角色,在2006年發表的短篇《落下》中首度出場,身分是草薙的部下。並在目前連載中的系列第四作《聖女的救贖》佔有重要的地位。(張筱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