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对于大陆的武侠研究,用“金学一窝蜂”一词(不知道这是不是叶老师和林教授首创的名词,相当形象)来形容再合适不过,看多了实在令人乏味。我大致对近年来的武侠评论文章进行了检索,其结果足以骇人,1989年至今大陆发表的武侠论文有380余篇,其中竟然有68%是研究金庸的,相比较而言,研究古龙的有11篇(包括金、古比较的论文6篇)、梁羽生的有4篇、温瑞安1篇、还珠楼主3篇、顾明道1篇、白羽2篇、萧逸1篇,作为武侠名家,卧龙生、司马翎、柳残阳、慕容美等人却1篇都没有(我能读到的都是台湾方面的论文,如叶先生评论大司马的专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研究所谓“武侠文化”的论文也“甚嚣尘上”,渐有愈演愈烈。这样的现象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虽然这种大文化理念确实能给人融会贯通、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将一个本质属于通俗文学范畴的东西引向如此深处,我个人还是很觉得不妥的。而且作为研究者和一般的武侠评论者,除了关注本地的武侠新作和新特点外(对于武侠评论界,大陆、港、台和海外还是有各自为战的特点,相互之间的交流始终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致使相当多的研究者在论文中存在着很常识性的错误),我个人认为,真正该做的应该是些更客观、更务实的工作:


   
1、两岸三地学者联合完成《中国武侠文学通史》的编撰工作,分古典篇、旧派篇、新派篇三大部分,其中新派篇可按地域特点再细分为台湾、香港、大陆分篇。除了台湾部分只需要对林、叶的专著进行修订外,其他都需要白手起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香港武侠小说的发展情况,个人认为其历史和文学价值是丝毫不低于台湾的,然而关于这一地区的武侠小说发展情况,至今付诸阙如(仅见的多是只言片语)。


   
2、拯救民国旧派武侠的辉煌。联手出版界的朋友,对郑证因、朱贞木、赵焕亭、向恺然、徐春羽等名家的作品进行收集整理,争取出版全集;对已出版的王度庐等人的作品集进行增补和修订;对望素楼主、张春帆、张恂子、陆士谔、汪景星、戴愚庵、陈萍青等人的重要作品以“民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的名义进行校点再版。作为对新派武侠(尤其是台湾早期武侠)影响甚大的“黄金时代”,对于民国旧派武侠的拯救再版工作,无疑是相当值得尊敬和大力推崇的。当然,新派武侠名家(如司马紫烟、梁羽生、司马翎等)出真正意义上的全集,也是十分必要的。


   
3、对版本源流与生平掌故的考证。这项工程耗费应该是巨大的,鉴于两岸三地的出版状况都是如此的混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抽绎并整理出头绪来,而又没有丝毫遗漏,是相当困难。但更是亟待完成的,这对于了解一个作家的文风和作品全貌,并为之作传、列出书目、制定年表都是很有用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z34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