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格里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单击图片显示原图







    格里格一直被认为是挪威最伟大的作曲家——“北欧的肖邦”,因为他把自己的祖国画入了音乐版图。他能够非常独特地把思想和感情凝练进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这种才能如同华丽璀璨的德国音乐一样罕见与宝贵。




    一、生平创作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于1843年6月15日出生在卑尔根,他父系祖上是苏格兰人,曾祖父在卡隆登战役后才离开苏格兰。他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有关他童年的情况现在大多是从格里格的自传中得来的,现在我们知道格里格的音乐天才似乎传自母亲一方——他的母亲是位技艺娴熟的音乐家,在卑尔根他们家乡镇上的音乐会演奏。格里格还不满6岁时就跟随母亲学习钢琴,当时格里格最感兴趣的作曲家就是莫扎特、韦伯和肖邦,在正式上学前的3年中他写了一些变奏曲。1853年,10岁的格里格根据母亲的安排每天步行到2公里外的学校上学。1858年,格里格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布尔①来到卑尔根,布尔在听了他的演奏之后提出希望父母能够同意格里格到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于是,15岁的格里格来到了莱比锡,在那里,刚去世的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影响仍然很大。他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是路易斯·帕尔迪,这是一位学究式的教师,古板而教条,他总是把车尔尼、克莱门蒂那些老一套的练习曲灌输给格里格,对此,格里格颇有微辞。不久他就提出要更换老师,学院方面同意了他的要求,让他到魏纳尔教授班上学习。这位教授是舒曼的密友,正因为如此,格里格终生都对舒曼的作品推崇有加,在莱比锡音乐学院除了学钢琴,他还要学习和声与对位法,最后两年他还学会了作曲,并开始创作一些能展示自己音乐天赋的室内乐作品。


   
直到1862年,莱比锡一直是格里格的活动基地,莱比锡的音乐生活是十分丰富的,作为一名外国留学生,格里格除了学习之外就是观看各类演出,这对他今后的创作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莱比锡格里格就曾听过克拉拉·舒曼演奏她丈夫的钢琴协奏曲,后来,格里格写出了《A小调钢琴协奏曲》,大多数评论家都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首舒曼式的大型乐曲,与舒曼的协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中还是保持了不少格里格自身特有的旋律和节奏神韵。格里格还在莱比锡看了好几场《汤豪舍》的演出,对于瓦格纳的音乐格里格的看法较为中庸,但是,他的戏剧配乐和康塔塔却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瓦格纳的影响。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待了2年之后,1860年格里格因为胸膜炎只能回挪威休养了一个暑假,然后才回莱比锡继续学业,1862年3月,格里格在莱比锡著名的格万特豪斯音乐厅演奏了自己的毕业作品《4首钢琴小品》(献给老师魏纳尔)。


   
学成之后,格里格于1862年5月回到故乡,在卑尔根他举行一次非常成功的演奏会,曲目包括《4首钢琴小品》和舒曼的钢琴五重奏。1863年,他以钢琴家的身份与波兰指挥赛尔斯卡布合作了贝多芬《C小调钢琴协奏曲》。但是,格里格却拒绝了政府提供的职位,因为他感到在挪威发展前途堪忧。如果说在莱比锡的4年为格里格打下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基础,使他得以闯出自己的道路,那么,未曾把他从德国体系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直到1863年5月他移居北欧的文化中心哥本哈根,首次接触到对每一门学科都试图用的斯堪的纳维亚美学观来阐释的艺术家;也是这时,他首次意识到应该关注自己国家的音乐遗产。在哥本哈根,格里格结识了当时著名的丹麦作曲家尼尔斯·加德,他被公认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浪漫主义学派的领袖人物,还是门德尔松与舒曼的朋友。这以后,格里格不断来往于挪威和丹麦,并在加德的鼓励和支持下,于1864年完成了《C小调交响曲》。但是这部交响曲仅在格里格生前上演过几次便被束之高阁,直到晚年格里格仍然不允许这部作品正式演出,多年之后他只是把其中的2个乐章改编为双钢琴的《2首交响小品》(Op.14)。


   
到哥本哈根的另一重大收获就是在那里格里格遇到了自己的表妹妮娜·哈盖鲁普,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唱家。早自格里格写作由丹尼·汉斯·克里斯蒂安作词的歌曲集(0p.5),妮娜就是格里格情感表达的对象,是他音乐内涵的阐释者。后来,一场疾病损害了她的声带,结束了她的歌唱生涯。1864年格里格与表妹订婚。这一时期他完成了钢琴曲《6首抒情音画》(Op.3)和一些艺术歌曲。1864年是格里格生命中十分重要的关键性的一年,他的作品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同时,作为一位钢琴家,格里格与布尔在1864年夏天联手举办巡回演出,这些演出也为格里格赢得了不小的声望。从1864-1865年,格里格对振兴挪威民族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创作更多地转向从民族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风格上也日趋成熟,逐渐走出了模仿德奥乐派的模式,《第1小提琴奏鸣曲》(Op.8)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是1865年他在丹麦的龙斯泰兹完成的作品,乐曲以两个带有神秘感的和弦开始。1865年6月,格里格住在一位音乐爱好者费德森在哥本哈根附近的家里,在这段时间他完成了《E小调钢琴奏鸣曲》(Op.7),这首奏鸣曲旋律优美,和声丰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格里格曾经说过:“激发我创作欲望的,无论是迷人的风景还是乡间新鲜的空气,都不是以使我在11天里,在刚刚结束一首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之后写完这首奏鸣曲。”连格里格自己都不清楚何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写成一部4个乐章规模的钢琴奏鸣曲。


   
格里格一直计划到德国和意大利旅行一番,1865年秋天他来到莱比锡,在母校举办了音乐会,演奏了刚完成不久的2首奏鸣曲。年底时,格里格来到了罗马,在那里遇见了伟大的挪威剧作家——《培尔·金特》的作者亨利克·易卜生(这个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对格里格的影响将非常之大;另一个对格里格有巨大影响的人是令人遗憾的早逝者理查德·诺拉克②,他要求确立挪威艺术自身传统的志向,有助于格里格决心在挪威首都组织一个音乐团体——挪威“尤特皮”音乐协会),并且完成了管弦乐曲《秋天》(Op.11)。


   
回到挪威之后,格里格定居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即奥斯陆的旧称),当时他还没有名望,只能靠教钢琴维持生活,同时他还担任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的音乐指导。1866年10月,格里格正式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登台,在挪威民众面前亮相,人们认识了这位青年音乐家。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格里格开始为学生写一些教材,这就是后来出版的《抒情小品集》的雏形。格里格在创作之初可能还没有考虑过今后能够出版,他是个无名小卒,没有出版商会注意到他。直到1883年,他的《抒情小品集》才由莱比锡的彼得斯公司出版,这套乐谱在全欧洲都卖得很好,以至于几年之后彼得斯公司与格里格邀约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续写《抒情小品集》。


   
1867年,格里格以一种比较个人的方式巩固了与挪威的联系:和表妹妮娜结婚。关于妮娜,格里格在1900年的一封私人信件中这样写道:“在我的作品中歌曲为什么会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回答很简单,我也像别的凡人一样,是因为(用歌德的诗来说)有一次,我碰到命运之神。神就是爱。我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她有美好的嗓音和奇迹般的演绎歌曲的天才。这位姑娘成了我的妻子,至今是我生活的伴侣。”的确,格里格找到了他真正所要创造的声音,这就是得自挪威灵感的声音。他并不直接在音乐作品中“抄袭”民歌,而是把民歌常见的轮廓和重音旋法引入自己的音乐。仅有《倍尔·金特》中的“索尔维格之歌”是有意识地借用民歌。格里格的婚姻非常美满,夫妻双方都享有一种安详宁静的生活,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健康不佳,自从青年时代患胸膜炎后,身体一直孱弱。为此,他们特地带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一起到丹麦的哥本哈根附近的乡村瑟勒勒小住,那里优美闲适的生活环境对格里格的身体和创作都有好处。他的好友钢琴家诺伊佩尔特为他们夫妇租借了一套带钢琴的小别墅,并经常来看他们,白天还会把妮娜带到小镇上玩,以使格里格能够有机会专心创作。


   
系列钢琴曲集《抒情小品》始于他结婚的那一年。《抒情小品》共10集,从1867年至1901年,写了34年。这些充满魅力,范围很广的小型乐曲几乎是采用笔记簿的形式,描绘出作曲家对于他周围村庄始终如一的关注和不断变化的反应,从中亦可看到他利用民歌资源构成了他特有的舞蹈节奏。最初的几集对于演奏者来说技巧不难;虽然简单,却是以极其乐观的视角观察生活。当他进入中年(58岁时完成最后一卷《抒情小品》),所写的音乐变得内省和怀旧。与他的许多管弦乐作品一样,《抒情小品》(0p.54)和(0p.68)中的部分抒情曲,由他自己从钢琴原曲改成弦乐队曲。


   
1968年瑟勒勒的夏天,格里格完成了著名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9年4月3日,《A小调钢琴协奏曲》在哥本哈根由诺伊佩尔特独奏首演,受到了丹麦评论界一直好评。3年后,《A小调钢琴协奏曲》在莱比锡初登德国音乐会舞台,然而却遭到了德国音乐界的批评,这使格里格感到遗憾。1874年,格里格在莱比锡音乐学院的同窗丹罗伊特把《A小调钢琴协奏曲》带到了英国,在水晶宫举行了演出之后获得了广泛好评。这部协奏曲大大提高了格里格的国际声誉,此后更是成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经常演奏。1867年7月,格里格还完成了《第2小提琴奏鸣曲》(Op.13),10月,他来到莱比锡指挥自己的《D大调交响曲》的演出。1868年秋,格里格回到了克里斯蒂安尼亚,在那里继续从事创作和演出。作为钢琴家此时的格里格已经名满挪威了,而对于他的作品却众说纷纭。关键时刻,格里格收到了来自魏玛的来信,李斯特给他写了一封信,盛赞格里格的《第1小提琴奏鸣曲》,并邀请格里格到魏玛会面,对于格里格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鼓舞。1870年冬他第二次访问罗马,拜访李斯特时演奏了《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第2小提琴奏鸣曲》。李斯特对两部作品十分赞赏,指出它短小的曲调特别令人喜爱,而且还恰当地加以突出。


   
回到克里斯蒂安尼亚之后,格里格与著名剧作家毕约森合作了2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一部是清唱剧《大地景色》(Op.31),另一部是戏剧配乐《十字军战士西古尔德》(0p.22)。除此之外,1871年至1874年间格里格还与毕约森合作,基于毕约森戏剧性的诗歌写了一系列作品,如《在修道院门前》(0p.20)、《山的奴仆》(0p.32)、《贝格里奥特》(0p.42)等。《贝格里奥特》是一部配乐音乐话剧,到1885年格里格为之写的配乐还未完成。这些作品通常采用挪威的主题内容或取自挪威的历史片断,体现了格里格和他的艺术同伴们所追求的艺术理想。这些乐曲也是被格里格自己恰当或者不恰当地忽视的优秀作品。


   
《大地景色》是为男中音、管弦乐与管风琴创作的,讲述的是挪威历史上著名的国王奥拉夫·特吕格瓦松的故事,这位国王原来是北欧的海盗头子,后来却皈依了基督教,得到臣民拥护成为一位有为的国君。对于这部规模不大的清唱剧,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论家格兰杰曾经这样说过:“他只用两三个和弦就能表现出深刻的感情、芬芳的气息,它在这部作品中所达到的成就与一部长达五小时的歌剧的成就是一样的。”1872年,格里格为毕约森的戏剧《十字军战士西古尔德》(又名《西古尔德·约萨尔法》),“约萨尔法”在挪威语里的意思是“去耶路撒冷的朝圣者”。西古尔德是挪威国王拜尔福德的次子,与哥哥爱伊斯坦共同执政,历史上他曾到耶路撒冷朝圣。这部戏剧配乐主要描绘的是西古尔德与爱伊斯坦之间的矛盾斗争,最终西古尔德成为了伟大的君主,完成了自己的事业,这部戏剧配乐为不久之后格里格创作《倍尔·金特》积累了许多经验。


   
在成功的合作了《十字军战土西古尔德》之后,格里格决定与毕约森合作一部歌剧,至于题材他们也商量过了,就写奥拉夫·特吕格瓦松的故事,情节上紧接着《大地景色》。1873年7月,毕约森完成了歌剧的前3场剧本,并且答应全部剧本于10月完成。然而,不久毕约森就出国了,格里格一直在等毕约森的剧本,而剧院方面又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耽搁,于是,计划便给搁置起来。1874年1月,易卜生给格里格写信,当时易卜生正在德累斯顿加紧修改诗剧《倍尔·金特》,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准备上演《倍尔·金特》,于是,易卜生写信请格里格,希望他能为《倍尔·金特》创作戏剧配乐。格里格起先还很犹豫,因为他还对毕约森的奥拉夫·特吕格瓦松的剧本心存幻想,但经过了一番权衡之后,格里格还是答应了易卜生的邀请,不过他们继续通信对音乐的安排进行了一番讨论,易卜生提出了在剧中倍尔·金特到世界各地流浪,作曲家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创作一些音乐,易卜生写道:“美国、英国以及法国的旋律可以作为动机贯穿全曲,轮流变换交替。”这个建议无可厚非,有不少作曲家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格里格还是回信委婉地拒绝了易卜生的建议,他希望音乐风格是统一的,而不是一个大杂烩。此时的格里格放弃了在首都的工作,到卑尔根专心创作,他的一位富商朋友罗夫森借了一套面向大海背对森林的房子给格里格,作曲家便在相对比较安定的情形下进行创作。但是,《倍尔·金特》的创作进度并不快,在给朋友贝耶尔的信中格里格写道:“《倍尔·金特》的进度很慢……题材极难把握。我只完成了一两个部分,比如索尔维格之歌。”而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1874年的8月底,幸好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方面推迟了首演的日期,这才使格里格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在1875年9月完成全部的戏剧配乐。


   
其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1874年6月,那位黄鹤一去的毕约森竟然回来了,格里格只得写了一封信委婉地告诉他自己正在创作《倍尔·金特》,不料剧作家竟把《倍尔·金特》误认为是一部歌剧,于是,勃然大怒。面对毕约森的指责,格里格一方面解释《倍尔·金特》不是歌剧而是戏剧配乐,另一方面写道:“如果当时我拿到了你的剧本,就不会答应易卜生……我希望秋天完成这部作品(指《倍尔·金特》——作者注),然后耐心等待你的《奥拉夫·特吕格瓦松》。”


   
倍尔·金特是一个典型的浪荡子,格里格认为他是一个:“病态地耽于幻想的角色,权迷心窍的自大狂的牺牲品”。倍尔·金特到处惹事生非,先是跑到山妖那里跳舞,而后又跑到乡村婚礼上抢走新娘等等,总之是无恶不作。等到老年的时候,倍尔·金特一贫如洗,回到故乡,他年轻时的情人索尔维格还在等待着他,最后,精疲力竭的倍尔·金特倒在了索尔维格膝间,安详地死去。《倍尔·金特》共有5幕,格里格写了23段各自独立的配乐,以伴随不同的戏剧情节,戏剧的场景延伸到非洲和阿拉伯,有荒凉的,也有讽刺性的和幻想性的。1876年2月26日,《倍尔·金特》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仅一个演出季里就连演了35场。后来,格里格从这些音乐中精选出8首编成2套组曲,时至今日,完整的《倍尔·金特》已罕有上演的机会,而《倍尔·金特组曲》却是音乐会舞台上的宠儿,并被认为是挪威音乐生活最完美的描述,其实这些音乐原来是伴随异乡游子在贝都因部落和神秘非洲不端行为的。


  
1876年8月,格里格前往拜罗伊特观看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对于瓦格纳的音乐格里格始终抱着满腹狐疑,他为挪威和丹麦的报纸杂志写了一些观点中立的评论文章。1877年,他到罗夫托斯美丽的山间租了一幢小别墅,专心致志于作曲,完成了《12首男声歌曲》(Op.30)、《G小调弦乐四重奏》(Op.27)等作品。此后一段时间,由于身体欠佳,格里格的创作活动有所减少,但是,作为著名音乐家,他的社会活动与演出活动却越来越繁忙起来。1878-1879年冬,格里格在科隆与莱比锡上演了新近完成的弦乐四重奏,对于德国,格里格总有一份第二故乡的深情。而斯堪的纳维亚也终于认识到了格里格的重要性,1879年4月30日,在哥本哈根举行了由皇室资助的音乐会,格里格在音乐会上独奏了自己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盛况空前。


   
1880年春,格里格的身体恢复,又开始了创作活动。同年,他被家乡卑尔根聘请为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这也是他接受的最后一个公职。格里格个性上是一个很内敛的人,喜欢在山间别墅里搞创作。1883年,格里格接受了彼得斯公司的约稿,动手创作《第2钢琴协奏曲》,然而,他最终还是没能完成这部原本出版商认为可以大卖的作品,他只完成了《大提琴奏鸣曲》(Op.36)、双钢琴的《随想圆舞曲》(Op.37)和《抒情组曲》(Op.38)。这一年的夏天,格里格又到拜罗伊特去听了《帕西法尔》,第二年他又到魏玛、德累斯顿、莱比锡、科隆、法兰克福、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等地举行了一次行程漫长的巡回演出。1884年秋,格里格接受邀请为霍尔贝格诞辰200周年进行创作,他完成了一首康塔塔和管弦乐组曲《自霍尔贝格时代》(一般称为《霍尔贝格组曲》)。这部组曲显示了他以一种新颖动人的方式来运用旧时音乐形式的完美能力,与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的情况相同。此时的格里格除了创作还忙于在特德豪根兴建自己的住宅,1885年,住宅竣工。入住后创作的《第3小提琴奏鸣曲》(0p.45),是为一位来访的美丽热情的意大利小提琴家特蕾西·图阿而作。她令人赞叹的精湛技巧,使格里格特别为她写了一些小提琴曲。这首奏鸣曲有一种罕见的戏剧性与张力,是他在这一领域的杰作。此后的20年间格里格创作并不多,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在山中徒步旅行,或者和朋友们聊聊天。他的主要创作领域就集中在钢琴小品上,数卷《抒情小品》、《挪威民歌旋律》(Op.66)等都是代表作。


   
格里格1874年被政府授予终身年俸,其晚年更是接受了大量荣誉,1890年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相继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898年,挪威举办了专题音乐节,由门格尔贝格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格里格的作品,成为一时盛事。1899年9月,格里格亲自指挥《十字军战士西古尔德》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演出。1900年之后,他的健康情况渐走下坡路,但是1902-1903年他依然到布拉格、华沙、巴黎等地巡回演出。1906年,格里格完成了他最后的杰作,根据民歌创作的合唱《诗篇4首》。山中别墅的冬天过于寒冷,1906-1907年的寒冬格里格都是在克里斯蒂安尼亚旅馆的房间里度过的,他仍然喜欢旅行,到哥本哈根、慕尼黑、柏林等地走走,在最后一次到英国旅行之后他彻底病倒了,于1907年9月4日在卑尔根去世。逝世后,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

①布尔(Ole
Bull),挪威小提琴家、作曲家。1810年2月5日生于卑尔根,1880年8月17日卒于同地。他所受的训练主要来自民间。1829年在巴黎结识了帕格尼尼,受到激励,立志自学,获得成功。1832年在巴黎首次演出,得到肖邦和H.W.恩斯特的帮助。1836年去意大利和英国演出,1843年去美国演出,都获得成功。他的演奏,准确、精密,特别擅长奏双音、连顿音和泛音。他演奏自己创作的《挪威主题幻想曲》等,感情真挚,独具魅力。他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作品和演奏,给后来的挪威作曲家以深远的影响,是挪威民族乐派创始人之一。他的夫人S.C.托尔普写了一本《奥莱·布尔回忆录》。


单击图片显示原图





②诺拉克(Rikard
Nordraak),挪威作曲家。1842年6月12日生于克里斯蒂安尼亚,1866年
3月20日卒于柏林。1857年在哥本哈根从丹麦歌唱家、作曲家C.L.格拉克学音乐。1859年在柏林从T.库拉克学钢琴,从F.基尔学作曲。半年后回到克里斯蒂安尼亚,又从R.马格努斯继续学习,并加入了“新挪威协会”,接受新民族文学艺术运动的影响。他热爱挪威民族音乐艺术,重视收集民间音乐。1864年他和格里格等人一起建立了“尤特皮音乐协会”。该协会以演奏斯堪的纳维亚青年音乐家的作品为宗旨。诺拉克短暂的一生,作品数量不多,主要有歌曲《是的,我们爱我们的国家》(后被定为挪威国歌),为B.比约森的剧本《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和《西古尔德·约萨尔法》写的配剧音乐、4首钢琴舞曲和几首歌曲。诺拉克艺术观对格里格产生了影响。他以倡导民族音乐艺术而载入挪威音乐史册。


 


   
二、历史贡献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他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作曲家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集子,成为他创作的音调源泉。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


  他的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包括百余首抒情独唱曲)。如歌曲《来自祖国》(1894),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钢琴曲《祖国之歌》(1868),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诗人比昂松特为此曲配上《前进!这是我们先辈们的战斗呼唤》的诗篇,借颂扬祖先的业绩,为现实的民族独立斗争呐喊。在合唱《水手之歌》(1868)、《乡土在望》(1870)和许多民族题材的作品里,都以鲜明的民族情调表达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争取独立的愿望,适应了当时挪威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在格里格的创作题材中,最突出的是以音乐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如以民间歌曲、舞曲为素材写的钢琴曲《挪威民间生活素描》(1871)、《挪威农民舞曲》(1903)等,特别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点的钢琴组曲《抒情小品》(共66首,分别编为10卷发表)。在这些作品里,通过民间音调和精雕细刻的艺术提炼,借景物抒情,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间生活乃至神话世界,都描绘成一幅幅色彩瑰丽、风格质朴的音乐水彩画。其中,出色地再现了挪威民间节日和农村婚礼的欢乐场面,响彻着典型的挪威民间舞曲哈林、斯普林的热情奔放和活泼的旋律;艺术地模拟出西部峡湾地区民间提琴手拉奏的五度和弦音响和山区牧民的牧牛歌调;也生动地刻划了民间童话里山妖、风精、侏儒等奇幻形象。在民族风格的探索上(如民间乐汇、调式的运用、民族色彩性的和声配置、民间舞曲特定的节奏音型等),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许多以个人精神生活为题材的抒情歌曲里,格里格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歌颂了爱情、母爱和友谊;为“消逝的日子”写过咏叹调,为“孤独的流浪汉”唱出了同情的短歌。如在《我爱你》(1864)、《茅舍》(1869)、《游吟诗人之歌》(1876)、《母亲的忧伤》(1868)等形象单一并具有随笔性的浪漫抒情歌曲里,他着力于细腻的心理刻划和独具一格的艺术意境,笔调简洁,形象真切,渗透着强烈的挪威民族的浪漫主义感情色彩,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他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作曲家L.M.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集子,成为他创作的音调源泉。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


  他的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包括百余首抒情独唱曲)。如歌曲《来自祖国》(1894),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钢琴曲《祖国之歌》(1868),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诗人比昂松特为此曲配上《前进!这是我们先辈们的战斗呼唤》的诗篇,借颂扬祖先的业绩,为现实的民族独立斗争呐喊。在合唱《水手之歌》(1868)、《乡土在望》(1870)和许多民族题材的作品里,都以鲜明的民族情调表达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争取独立的愿望,适应了当时挪威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在格里格的创作题材中,最突出的是以音乐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如以民间歌曲、舞曲为素材写的钢琴曲《挪威民间生活素描》(1871)、《挪威农民舞曲》(1903)等,特别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点的钢琴抒情小品(共66首,分别编为10集发表)。在这些作品里,通过民间音调和精雕细刻的艺术提炼,借景物抒情,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间生活乃至神话世界,都描绘成一幅幅色彩瑰丽、风格质朴的音乐水彩画。其中,出色地再现了挪威民间节日和农村婚礼的欢乐场面,响彻着典型的挪威民间舞曲哈林、斯普林的热情奔放和活泼的旋律;艺术地模拟出西部峡湾地区民间提琴手拉奏的五度和弦音响和山区牧民的牧牛歌调;也生动地刻划了民间童话里山妖、风精、侏儒等奇幻形象。在民族风格的探索上(如民间乐汇、调式的运用、民族色彩性的和声配置、民间舞曲特定的节奏音型等),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许多以个人精神生活为题材的抒情歌曲里,格里格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歌颂了爱情、母爱和友谊;为“消逝的日子”写过叹惜的哀调,为“孤独的流浪汉”唱出了同情的短歌。如在《我爱你》(1864)、《茅舍》(1869)、《游吟艺人之歌》(1876)、《母亲的忧伤》(1868)等形象单一并具有随笔性的浪漫抒情歌曲里,他着力于细腻的心理刻划和独具一格的艺术意境,笔调简洁,形象真切,渗透着强烈的挪威民族的浪漫主义感情色彩,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1874~1875年间,格里格为易卜生的幻想诗剧《倍尔·金特》写过23段音乐,后来选出8首重新配器,分别编为两部管弦乐组曲,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戏剧原著采用挪威民间传说,通过青年农民倍尔·金特所经历的光怪陆离的冒险生活(如战胜山魔、掠财致富、异国漫游等),嘲讽了追求权力与金钱的私欲,讴歌了淳朴、自然的生活理想。格里格还为戏剧写了一系列充满诗情画意、色调丰富的配乐。如《晨曲》中音乐如一股凉爽的清泉,在一片安谥的田园气氛中,衬托着太阳破云而出的晨曦美景,颤动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脉动;《在山王的大厅》中那种狂暴粗野、咄咄逼人的音乐给人难忘的怪诞印象;《奥塞之死》是彼尔在弥留的母亲床前的挽歌,忧伤的旋律如长眠前最后的呼吸和生命的慢慢衰亡;而《索尔维格之歌》则是全部配乐中的杰作,它以晶莹明彻婀娜多姿的民歌风格,刻划了索尔韦格温顺、纯洁的性格和心灵。此外,在一些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片断里,如具有典型东方特色的《阿拉伯舞曲》,既文雅轻盈又热情奔放的《阿尼特拉舞曲》,都由于绚丽多采的配器色调而独具魅力。


  他的具有卓越艺术成就和民族特点的作品,还有早期创作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8),弦乐曲《两首悲调》(《创伤》和《晚春》,1881)、G大调《第2小提琴奏鸣曲》(1867)、c小调《第3小提琴奏鸣曲》(1887)、《g小调弦乐四重奏》(1877~1878)、《e小调钢琴奏鸣曲》(1865),为纪念丹麦民族戏剧奠基者、戏剧家霍尔贝格写的《霍尔贝格康塔塔》和钢琴组曲《自霍尔贝格时代》(1884,曾改编成弦乐组曲);以民歌主题写成的标题幻想性小品《g小调钢琴叙事曲》(1876)等,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格里格在钢琴抒情小品里的思想情趣和清新的格调。


  格里格一生的创作实践,始终坚持了爱国主义的艺术理想,为挪威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对19世纪下半叶欧洲其他民族的一些作曲家,也起过较大的影响和典范作用。


 

、作品赏析



    1.《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很适中的快板”


   
这是格里格大型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创作于1868年,当时格里格才25岁。两年后,格里格去罗马拜访李斯特,年迈的李斯特根据格里格写的手稿当场对这部协奏曲进行了试奏,并大加赞扬,使之很快在全国演出,为格里格赢得了莫大的荣誉。


   
这部协奏曲不仅是挪威民族风格的,还融合了更为宽广的北欧气质,从它三个乐章的音乐我们可以完全体会到这一点。旋律优美而抒情,情感炽烈而奔放是这首协奏曲令人特别喜爱的重要原因,不论是两个热情的快板乐章,还是如同田园曲的柔板乐章,都有着动人的旋律。


   
其中的第一乐章“很适中的快板”尤为优美。音乐在坚强的隆隆鼓声中开始,钢琴骤然插入,气势逼人,有种排山倒海之势,顿时之间,宏伟壮阔的势态给人带来强烈的感染。乐章的主题基于一个短小迷人的动机,节奏坚定而生动,情绪深沉而豪迈。副主题平静而优美,带来挪威大自然的气息。浓郁的浪漫色彩与宏伟的气概,就这样融合在了一起。


   
著名钢琴家里赫特对这部作品有着天然的感悟,一方面是由于他自己的祖国俄罗斯的西北部也属于北欧的地域,同时他又有自己的民族音乐传统,因而他演奏的这首A小调钢琴协奏曲,将挪威民族的音乐风格与俄罗斯民族的奔放性格融为一体,造就了气势非凡的格里格。随着钢琴的重击,里赫特的弹奏将音乐中的北欧意境勾勒出来,虽然是快板乐章,但是他的演奏并没有一味强调速度,而是将抒情性放在了首位,特别是在乐章的舒缓段落,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美妙,而在乐章高潮处,又是如此自由奔放。


   
马塔奇斯指挥蒙特卡罗国家歌剧院乐团的协奏同样注重作品抒情和宽广的特性,强调柔美与力度的对比,造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效果,与里赫特的钢琴演奏恰如其分地相契合。在乐章的最后,里赫特的钢琴强有力地奏响了坚定有力的华彩,随后整个乐队以弱音进入,并随钢琴一起抵达壮丽而坚定的高潮。





    2.《培尔·金特》之“晨曲”

   
格里格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的配乐是—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剧中主人公培尔·金特是一个任性、放荡、富于幻想的浪子。


   
整个剧情是这样的:培尔·金特得到美丽善良的少女索尔维格的爱情之后,又将她抛弃,并去周游世界。后来他爱上了朋友的新娘英格丽特,并将她抢走,转而又弃之而去。他在山中游荡,误入山王的大厅,因拒绝与山王之女成婚而备受折磨,幸而黎明的钟声惊散众妖,将他解救。后来他的老母亲奥萨去世,在埋葬了母亲后,培尔·金特又继续四处飘泊。他来到非洲,并发了财,但不久又被洗劫一空。他还骗取了阿拉伯酋长的女儿阿尼特拉的爱情。最后在美洲淘金成为百万富翁,但返回途中,船只在风暴中沉没,他又变得一无所有。在经历种种荒唐之后,培尔·金特回到家乡,倒在始终如一深爱着他的索尔维格怀中死去。


   
整个配乐共23曲,后来被编成了两套组曲,每套4首,但情节发展的顺序被打乱了。这首《晨曲》是第一组曲的开篇,描绘晨的曙光逐渐显现,太阳穿透云层,闪射光芒,大地复苏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在非洲流浪的培尔·金特对自己理想乐园的梦想。不过音乐本身所显示的仍然是北欧风格,与剧情所发生的地点非洲没有什么联系,乐曲的旋律具有一种牧歌风格,色彩十分鲜明。


   
比彻姆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这个录音不是通常的管弦乐组曲,而是从原来戏剧配乐中精选的10首乐曲,曲目的编排完全符合情节发展的顺序,比管弦乐组曲在整体性上要强,并含有独唱和合唱等声乐段落,绝对是原汁原味的配乐,因而使得这张唱片十分稀罕而珍贵。《晨曲》是其中的第4首,比彻姆在对这一乐曲的表现上十分注重在色彩由弱渐强的变化,以及旋律的起伏,弦乐合奏的宽广与铜管乐吹奏的温暖,令人想到地平线上透过浓云阳光四射而出的样子。





    3.
《培尔·金特》之“在山王的大厅中”


   
这是一段离奇古怪的音乐,表现在山王的大厅中,群魔乱舞的情景。主题先由低音大提琴演奏而出,然后不断翻腾,展示一幅狂乱的景象。


   
这段音乐是10首精选乐曲的第3首,乐曲开始时是低沉的演奏,伴随着鼓声的轻轻敲击,有种阴森森的感觉,随着音乐发展的越来越快,响起山妖们的疯狂合唱,这是一首男声合唱,歌中唱道:“杀死他!山王仙女般的女儿克丽丝蒂安被诱骗。杀死他!杀死他!”可以想象,第二天清晨,培尔·金特在经历了一夜的折磨后,见到初升的太阳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如此一来,我们对于《晨曲》就将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合唱的演唱者是比彻姆合唱团,是由指挥家一手创立的。伴随着乐队强有力的锣和镲的敲击,合唱着力渲染出了一幅恐怖的群魔乱舞的画面,发展了乐队部分开始时所突出了阴森气氛,直至达到急速与强力的癫狂的顶点。





    4.《培尔·金特》之”索尔维格之歌”

   
这是整个配乐最美的一曲,抒情而柔美的歌声中,充满了诗意而深刻动人的伤感,表现索尔维格在茅屋旁边织布边焦急地盼望培尔·金特的归来,她唱起了这支感人肺腑的歌曲。


   
歌中唱道:“度过了严冬,消磨了春光,又夏去秋来,岁月似水流淌。你终究必将归来,来到我身旁,我忠诚地将你等待,发誓永不相忘。苍天保佑你,当你仰望上苍,神明降福于你,当你拜倒一旁。我忠诚地等你归来,来到我身旁。哪怕直等到死亡降临,相逢在蓝天上。”


   
这首表现索尔维格对爱情忠贞如一的歌曲,在剧中出现了不止一次,她经常徘徊在森林和海边低吟这支歌,直到少女变成垂老的妇人,浪子终于回到她的身边,在她的怀中得到永恒的安宁。


   
这首歌是10首精选乐曲的第7首,由女高音霍尔维格演唱,她还演唱了最后一曲《索尔维格的摇篮曲》。她演唱的《索尔维格之歌》忧郁而深情,着力去表现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期待和希望与惘然若失的情绪,尤其是对于一些弱音的处理恰如其分,将人物内心深处的深刻情感表现得真实自然。比彻姆指挥皇家爱乐乐团的伴奏起到了烘托歌唱者的作用,并加强了沉郁伤感的味道。





    5.《交响舞曲》(Op.64,No.2)

   
格里格的4首《交响舞曲》是建立在挪威民间舞曲基础上的乐曲,或者可以说是挪威民间音乐的变奏曲。原为四手联弹,后来改编成管弦乐曲。


   
这里所选的第2首是一支优美动人的小曲,乐曲在朦胧中开始,木管乐器静静地闪烁出光泽,弦乐在高音区合奏出同样闪光的旋律。然后木管乐器又引导出一个活泼的旋律,乐队闯入引发一个乐峰,长笛如小鸟般快乐地歌唱,接着又出现一个乐队演奏的乐峰,木管乐器和弦乐合奏再次依次出现,伴着三角铁的清澈声音,在宁静美妙的意境中结束。


   
比彻姆指挥皇家爱乐乐团的演奏特别注重乐曲清新欢快的特点,通篇给人的感觉是轻盈跃动的。木管乐器演奏得温柔多情,弦乐的合奏如同在空中飞行,三角铁点缀其间犹如露珠般晶莹闪烁。暗色调中的闪光,这是北欧风格中所特有的色彩,在比彻姆的手中被表现得十分出众——难怪当时在欧洲人们还奉他为西贝柳斯的权威呢!





    6.音乐会序曲《秋天》(Op.11)

   
这是一首现在通常难得听到的乐曲,属于格里格的最早期的作品之一,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年轻的作曲家的那股冲劲儿,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他不过二十二三岁。


   
作品将近十二分钟长度,大量运用了铜管乐器,这让人想到年轻的西贝柳斯在《芬兰颂》中同样的做法。格里格的这首乐曲同样是激情迭起,让人想到的好像不是秋天的悲凉,而是强烈而有力的秋风在大地上劲吹,相信这与当时挪威民族独立运动有着密切关联。当格里格诞生时,正是挪威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民族意识在国内逐渐觉醒,力求发扬民族特性的爱国思潮首先体现在了艺术当中,直到1905年,挪威才真正取得民族独立,因此格里格的音乐必然受到这样的大环境的影响。


   
在比彻姆指挥的这首乐曲中,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感受到格里格的那种爱国主义激情,束缚挪威民族独立的外来力量在秋风中瓦解,一个新的、独立的挪威屹立于北欧的大地上,这正是作曲家的理想,也是所有挪威民族的理想。比彻姆的指挥强调的除了力量,还是力量,力量就这样充满了整首乐曲。





    7.《抒情小品》第1册第1首“小咏叹调”

   
格里格的《抒情小品》差不多应该算是作曲家个人的音乐笔记,他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感随手用音符记录下来,也许当时并未过多考虑到演奏者或者听众。这些小品大致可分几类:民俗性的乐曲,民俗性和性格化的舞曲,反映乡间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乐曲,神话题材的乐曲,充满乡情的乐曲,带有回忆性的乐曲,描绘大自然的乐曲。


   
《小咏叹调》是全部《抒情小品》的开篇,一首特别可爱单纯的乐曲,以轻轻敲击的琴声扣动人心。“小咏叹调”原为歌剧中一种短而简单的咏叹调,通常缺少中间部分,后被用作器乐作品名称。


   
安德涅斯演奏的这张格里格《抒情小品》的珍贵之处在于,他是在作曲家的特罗尔豪根别墅里用作曲家使用过的钢琴弹奏的,地点在卑尔根的郊外,格里格就是在这座简朴的别墅里度过了自己的老年。


   
在格里格的钢琴上演奏格里格的音乐,或许能找到一些作曲家当年的感受。安德涅斯演奏的《抒情小品》充满了迷人的沉静和款款的深情,没有一点儿躁动的感觉,不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比吉列尔斯那张名盘要出色许多。


   
可惜这张样片只选择了他演奏的一首乐曲,就是这首《小咏叹调》。安德涅斯演奏的这首开篇曲目,以流动的琴声带来一种冥想的意味,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一丝造作的痕迹,尽管乐曲个分短小,但已尽显演奏者的独特魅力。





    8.《抒情小品》第3册第6首“致春天”

   
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的乐曲,一首期待并召唤春天的音诗,音乐中既有轻盈的跃动,又有奔流的激情。它以纯朴优美的歌唱性旋律开始,随后力度不断增强,情绪不断升腾,表现了北欧的寒冬即将过去,万物即将苏醒的景象。


   
艾德尼演奏的这首乐曲,暗含着一种凝重的气氛,似乎始终都在不断地思索,这一点的确有些与众不同。事实上,他的这种独特表达并没有脱离乐曲本身,反而表现出更加深沉的情感,当你反复聆听将会发现,他的演奏特别感人肺腑,你会感到,那琴声是在用心灵呼唤春天的到来,实在是太符合格里格的心声了。





    9.《抒情小品》第3册第1首“蝴蝶”

   
又一首充满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小品,不仅刻画了蝴蝶轻盈和灵巧的飞翔,还表现了它们的盎然生机和自由自在,在琴声中,仿佛可以见到蝴蝶在欢快地起舞,而蝶翅正在熠熠地闪光。


   
轻盈灵巧,起伏不定,强弱分明,快慢相间,富于即兴性,是艾德尼演奏的这首乐曲的主要特点。对于这样一首小曲的演奏,艾德尼能够表现得如此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实在是不容易。





    10.《抒情小品》第4册第6首“春之舞”

   
乐曲的强烈舞蹈节奏将会令人随之起舞,是这首乐曲最突出的特点。此曲具有十分纯粹的挪威民间风格,而且特别富于个性化,音乐总体上是淳朴而炽烈的,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冲动的韵律。


   
艾德尼对于《抒情小品》中短小乐曲的把握通常十分绝妙,往往极富于变化。这又是一分多钟的小品,他的起奏让人觉得音乐仿佛是由远处响起的,然后在瞬间来到了眼前,让音乐生出了一种运动着的感觉。





    11.《抒情小品》第8册第6首“特罗尔豪根的结婚日”


   
这首乐曲在格里格的《抒情小品》中十分著名,曾被改编成乐队曲。这首乐曲是格里格为结婚纪念日而创作的,充满了家庭生活的甘美。


   
快乐轻松的舞蹈性旋律随着琴声流淌而出,然后琴声以加重的演奏渲染热烈的气氛,其中有一段慢速抒情的段落,琴声轻轻弹奏,充满了梦境的温馨与甜蜜,可以想象,这是作曲家在回忆曾有过的美丽时光。


   
就像前面几首小品那样,艾德尼的弹奏十分注重通过琴声的强弱来表现情绪的变化,即使众所熟悉的那个旋律在首尾的出现,也采用不同方式来表现,开始时着重轻盈的节奏,结尾时着重热烈的气氛。以这首柔情如梦的小品作为本样片的最后一曲,的确是一个绝妙的结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z34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