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他是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爱森纳赫的世代音乐家庭,其5代远祖魏特·巴赫系匈牙利乡村面包师,喜爱演奏乐器,笃信路德新教。因当时匈牙利鲁道夫二世反对宗教改革,乃迁居德国。此后4代家族成员多系民间乐师、城市吹鼓手或城市管风琴师。巴赫之父J.A.巴赫原为爱尔福特城市吹鼓手,后任爱森纳赫城市乐师,在教堂、宫廷及市民活动中奏乐,共生8子,巴赫系其幼子。巴赫参加德国特有的乞童歌队,每周3次穿过大街小巷以歌唱乞求布施。8岁父母双亡,寄居于兄长处,并从其兄学键盘乐器等,进步迅速。15岁起独立谋生,往吕讷堡入中学,同时在教堂中担任合唱队女高音声部歌手直至变声。这两年间,曾往汉堡听著名管风琴家J.A.赖因肯演奏,向北德管风琴艺术学习,并往策勒听该地多由法国乐师组成的宫廷乐队演奏,从而接触法国音乐风格。




   
巴赫的生活经历和音乐创作活动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魏玛-阿恩施塔特时期(1703~1707) 1703年4月,巴赫任魏玛宫廷小提琴手,工资单中写明是“仆役”。8月往阿恩施塔特任“新教堂”管风琴师。1705年冬,巴赫请假徒步赴吕贝克听杰出的北德乐派管风琴家D.布克斯特胡德①演奏,深受启迪。数月后方返回阿恩施塔特。为此巴赫两次受到宗教法庭的审讯,除因“擅自超假”外,还被谴责为“在众赞歌中作出许多惊人的变奏,混入许多陌生的音响,使公众为之惊惶失措”,并曾“把一个陌生的少女带进教堂中演唱”,以及“在星期天讲道时间上酒馆”(据1706年2月22日及11月11日《宗教法庭记录》)等等。巴赫愤而去职。


  米尔豪森-魏玛时期(1707~1717) 1707年6月巴赫任米尔豪森教堂管风琴师。同年与堂姐玛丽娅·巴巴拉结婚。不久因与教堂监督发生矛盾,其演奏受到指责,乃离去。1708年7月任魏玛宫廷管风琴师,兼为宫廷作宗教音乐。1714年起被任命为宫廷乐师,每月为宫廷创作新曲,因而作大量康塔塔。1717年秋,巴赫赴德累斯顿与法国哈普西科德演奏家L.马尔尚进行演奏比赛。临赛前马尔尚不辞而别,巴赫不赛而胜。魏玛公爵与其侄发生争执,巴赫倾向后者,致使公爵恼怒。巴赫要求离职不准,竟被公爵无理监禁4周,罪名是“由于其倔强,强行要求辞职”。巴赫在被监禁期间写下《管风琴小曲集》。


  克滕时期(1717~1723)  1717年8月巴赫任克滕宫廷乐长后的6、7年间,是巴赫一生中处境较为顺利的年代,也是创作上(尤其在世俗性器乐创作上)丰收的年代。克滕公爵热爱音乐,对巴赫非常器重,常在一起奏乐,一起旅行。他以国库收入约1/30的经费作为其宫廷乐队的开支。此期间巴赫写下许多最重要的代表作:《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1722)、《勃兰登堡协奏曲》(1721~1723)、《小提琴独奏奏鸣曲》(约1720)、《大提琴独奏奏鸣曲》(约1720)、《创意曲》(1723)等。1720年7月他的妻子去世,1721年与安娜·玛格达勒娜结婚。1720年11月旅行汉堡时,在赖因肯面前演奏管风琴,他以各种方式即兴演奏众赞歌变奏《在巴比伦河边》达半小时以上,博得赖因肯的赞叹。


单击图片显示原图

  莱比锡时期(1723~1750) 
1724年,巴赫以其《约翰受难曲》作为接受考核的作品,去争取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乐长这个颇具声望的职位。莱比锡市议会和教堂认为该作品过于“戏剧化”,但由于找不到更合适的人只得录用巴赫。同时他还在尼可拉教堂供职,并兼事托马斯教堂附属学校的教学和演出工作。巴赫在莱比锡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写下了265部宗教康塔塔、6部经文歌、5部弥撒曲、4部受难曲、3部清唱剧等宗教性乐曲,又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下卷(1744)、《意大利协奏曲》(1735)、《戈尔德贝格变奏曲》(约1736)等世俗性乐曲。在莱比锡,他常与莱比锡市议会、教堂的主持人、教堂附属学校的校长等发生冲突,也曾因反对教规、校规以及创作不符合教堂要求等,而屡遭谴责。巴赫并不屈从,曾上书议会和法庭进行申辨,致使市议会成员认为巴赫已属“不可改正”,1730年决议予以减薪处分。1737年,他向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侯奉献作品,请求赐予“德累斯顿宫廷作曲家”的头衔,获得批准。“宫廷作曲家”的头衔,有助于改善巴赫的处境。1747年,巴赫访问波茨坦,为普鲁士皇帝腓特烈演奏。返回莱比锡后,他又根据普皇的一个主题写作了一部乐曲《音乐的奉献》(1748)献给普皇。最后,巴赫还写作了一卷《赋格的艺术》(未完成)。由于他的体力日衰和双目失明而就此搁笔,1750年7月28日逝世于莱比锡。




  巴赫与宗教音乐 巴赫生活在18世纪上半叶封建落后、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终生在教堂和宫廷中供职,从未离开过德国。时代和环境的局限使他和当时德国大多数人士一样,在思想、创作上打下深深的宗教烙印;但是这些并未妨碍巴赫作出伟大的创造。巴赫作为一位市民乐师,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市民阶级中先进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广大德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人文主义精神和德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包括理性主义哲学),给予他深刻的影响。巴赫对当时的早期启蒙哲学和数学有所接触,曾读过G.W.莱布尼兹的《论智慧》。1747年加入L.C.米茨勒尔·冯·科洛夫创办的“音乐科学协会”。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结构的严密性,都和当时崇尚理性和数学的理性主义有所联系。他对音乐科学的创造──十二平均律积极支持,并通过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加以应用和推广,它不仅扩大了调域的应用、转调的自由以及丰富了音乐语言和写作手法,并且对于以音乐的科学理论取代音乐理论的神秘主义,也有重大贡献。这种对理性、知识、科学的追求,正是对当时德国社会的愚昧、迷信和偏见的有力否定。巴赫的音乐富于哲理性,具有沉思冥想的性质和内在的思想情感。巴赫的音乐有其鲜明的个性,不论是悲剧性、戏剧性或各种生活风俗性的描绘还是丰富的内心刻划,都达到了深切动人的境地。他作品中的不少悲剧性的乐章,深刻反映了当时德意志人民(尤其是市民阶级)的苦难、挣扎、期望,体现出纯朴、坚强的性格以及对光明、幸福的追求。尽管与此同时常有宗教思想情绪的流露,或向宗教寻求精神解脱的倾向,但始终与消极悲观、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绝缘。坚实、宏大是巴赫音乐的基本性质。巴赫的音乐常在充满压抑的气氛中,呈现出一种坚持不懈的倔强;哪怕充满深切的悲痛,也包含有沉着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哪怕笼罩着一片深沉的黑暗,也不断酝酿着力量,彷佛要突破桎梏、冲破黑暗,以致最后导向戏剧性的高潮和光辉的结束。在巴赫作的一些声乐曲中,还有歌唱爱情、
婚姻(《婚礼康塔塔》、
《婚礼合唱曲》等)、吸烟(《烟草康塔塔》)、喝咖啡(《咖啡康塔塔》)等的生活内容。在许多器乐曲(包括各种舞曲)中,也体现了各种生动、活跃、轻松、甚至诙谐的形象。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德国市民的生活,流露出对人世生活的热爱和广泛的乐趣。巴赫的音乐中更贯穿着一种充沛的生命力,常常具有江河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他的一些代表作,如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1708~1717)、钢琴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1720~1723)、《意大利协奏曲》(1735)、小提琴独奏奏鸣曲《d小调恰空》(约1720)等,都具有宏大的气魄和奔放不羁的性格,这正是新兴的市民阶级在先进思想的推动下,力图挣脱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表现。巴赫经常忘乎所以地把教堂当成管风琴音乐会场,无拘无束地发挥其管风琴即兴演奏的才华,常把宗教礼拜时用的《众赞前奏曲》,通过各种变奏、加花(如《亲爱的耶稣,我们在这里》)和无比丰富而活跃的伴奏(如《欢乐吧,教徒们》,以及繁多的变音和富于色彩的和声(如《在巴比伦河边》),把原来众赞歌曲调几乎掩盖了,使一般墨守教规和乐规的人“惊惶失措”。巴赫也常将他早已写成的世俗乐段或曲调,直接引用到宗教作品中去,从而使宗教音乐中也渗透着世俗的因素。





  巴赫与民间音乐 巴赫作为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植根于德国民间传统音乐之中,音乐语言极其丰富,并具有鲜明的个性。这首先表现在巴赫音乐(尤其是赋格)的主题和各个声部的个性化上。不论是短小的动机或气息宽广的曲调,都有鲜明的轮廓和丰富的内涵,在反复的再现或变形中,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充分展示它的内涵,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和声──对位的背景变换以及新的对比──变化因素的提供,使其在整个音流进程和升腾中显得更加丰富而饶有新意。巴赫的音乐绝大部分以严谨的复调写成。他的复调常结成为严密的音线之网,其中每根线条理清晰、脉络鲜明,既有独立的生命,而又各系整体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每个声部有它流畅的进行和不同的起迄、起伏,同时也基于明确的和声功能性,从而使音乐织体的纵横关系达到有机地完美结合的境地。巴赫的乐曲从整体结构上说尤为严谨而完整,往往具有宏大的幅度和宽广的气息,具有统一的广阔发展而又内含丰富的对比变化,常令人联想起同时代的巴罗克式建筑:体积宏大、结构严密、比例对称而均衡,同时也富于鲜明的对比和潜在的动力,以及华美、壮观的装饰。同样巴赫音乐的形式结构也从不陷于呆板、凝滞,强劲的动力使它始终保持着生命的脉搏跳动和呼吸起伏。严密的布局和逻辑的发展中,经常不乏自由幻想的因素和出其不意的新意,这使他在艺术构思中将严谨和自由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巧妙地统一起来。


  中世纪以来,以民间艺人为支柱的德国民间音乐传统,在人民中一直保持着。历代充当民间艺人、城市吹鼓手或管风琴师的巴赫家族的音乐传统,也为巴赫所继承。从幼年充当歌童起,巴赫即在接触宗教音乐的同时,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德国民歌、民间器乐以及在民歌基础上产生的新教众赞歌是巴赫音乐语言素材的基础。自马丁·路德实行宗教改革以来,在德国各地设立教堂合唱队的制度,世代延续不断,这形成了德国(尤其是德国中部)所特有的一种音乐传统。它对德国复调合唱、康塔塔和管风琴音乐的发展,都有重大作用。巴赫不仅继承德国中部的音乐传统,并对北德乐派和南德乐派的管风琴艺术和音乐风格等,也进行过深入的学习和继承。在继承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巴赫富于创造性地广泛吸取了外国音乐成就。自15、16世纪尼德兰乐派以来高度发展的复调技术,17世纪以来以A.维瓦尔迪、A.科雷利等为代表的意大利器乐和声乐艺术,以F.库普兰等为代表的法国哈普西科德音乐、室内乐和组曲的艺术成就等,都是巴赫学习的对象。





  巴赫对后世的影响 巴赫的音乐创作标志着德意志民族音乐的开端,对后世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几个世纪以来,德国屈服在外国的压力和影响之下,经济的落后、政治的分裂、精神文化的堕落,使得德国几乎无民族意识可言。文化受法国影响的支配,宫廷操法语,学术界用的是拉丁文,主宰剧院和乐坛的是意大利人。当贵族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日益依靠外国,在音乐上日益崇拜和模仿外国音乐的时候;当粉饰封建统治的宫廷音乐,死气沉沉的宗教音乐,以及追求享乐的浮华、浅薄的乐风盛行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坚持并发扬了质朴、坚实的德意志民族音乐的风格。当德意志民族的语言还未能统一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却已标志着德意志民族音乐语言的形成;当第
1个使德国文学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德国文学家G.E.莱辛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却已为德意志民族音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促进德意志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尽管巴赫在世时,他的作品未能广泛流传,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他的音乐日益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从1802年德国音乐学家J.N.福克尔②出版了第
1部巴赫传记以来,尤其是1829年F.门德尔松重新发掘、演出了巴赫的久被人遗忘了的《马太受难曲》以来,巴赫的音乐在现实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创作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与日俱增。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和哲理性,其艺术-技术手法的严密、精巧,始终是学习作曲者的楷模。18世纪末叶的古典乐派大师W.A.莫扎特在其晚期创作中明显地吸取了巴赫复调音乐的精神和手法。L.van贝多芬在音乐的逻辑性上更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巴赫的成就。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如R.舒曼、F.门德尔松、F.F.肖邦等,也从巴赫的音乐中吸取灵感。20世纪各种不同倾向和流派的作曲家,也分别从巴赫的音乐中获得新的力量,如民族乐派的B.巴托克就把巴赫、贝多芬、C.德彪西列为他从中获益最多的
3位作曲家。新古典主义的I.F.斯特拉文斯基,和新客观派的P.欣德米特,更直接以巴赫的线条对位和巴罗克的音乐形式、手法作为其音乐写作、乃至音乐风格的基础。法国“六人团”的A.奥涅格③也在“音乐建筑”的严密性上以巴赫为楷模。综上所述,巴赫及其音乐不仅是他以前音乐成就的集成者,更是他以后音乐发展的启迪者。





[注释]

①D.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1637年生于荷尔斯泰因的奥尔德斯洛,1707年5月9日卒于吕贝克。童年随他的父亲学音乐。1668年起定居吕贝克,在圣玛丽教堂任管风琴师,直至去世。1673年在那里主办音乐会,在圣诞节以前
5个星期日连续举行声乐、器乐联合演出,使这个教堂成为当时重要的音乐活动中心。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他的管风琴演奏技艺精湛,并善于即兴作曲。J.S.巴赫和G.F.亨德尔都曾长途跋涉,专程去听他演奏。在作曲和管风琴演奏方面,巴赫深受他的影响。他在圣玛丽教堂除演奏管风琴外,还为公共节日和富商巨贾的婚丧喜庆谱写过声乐和器乐作品,但多已散失,有一些直至20世纪才重被发现。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康塔塔、咏叹调、奏鸣曲、组曲等,而以管风琴曲最出色。他的音乐大都构思新颖,气氛活泼,曲调华丽,富于装饰和即兴创作的性质。其中器乐作品简朴悦耳,结构严整,但不刻意追求艰深技巧;声乐作品主要为宗教康塔塔,歌词多取材于《圣经》、赞美诗和当时的圣诗,充满虔诚的纯朴感情,与后继者巴赫等人作品对技巧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②J.N.福克尔(Johann Nikolaus
Forkel),德国音乐史家、理论家、传记作家。1749年2月22日生于科堡附近的梅德,1818年3月20日卒于格丁根。童年从当地的教堂合唱指挥学习键盘乐器,理论方面大部分是自学的。1769年入格丁根大学学习。1770~1773年任该校管风琴师,1779年升任副指挥和音乐指导,178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787年为名誉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是《音乐通史》(完成于1788,1801)2卷,虽只写到16世纪,但已显示了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美的文笔,可与C.伯尼的《音乐通史》相媲美。另外一部重要著作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生平、艺术和艺术作品》(1802)。福克尔走访巴赫的儿子,搜集手稿资料,写成了第一部有关J.S.巴赫的传记。虽然书中主要涉及的作品局限于键盘乐器方面,但至今仍是研究巴赫的重要文献。福克尔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心灵的语言,而非感官的刺激。音乐史显示了音乐从简单开始朝着越来越完美方向发展的过程,在中途也会出现倒退。他认为巴赫的音乐是一个高峰,此后就已开始衰退。福克尔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整理了自古代至18世纪后期的音乐文献,写成了《音乐文献书目》(1792)一书,有近3000个条目,并一一加以注释,对后世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还著有《德国音乐年鉴》(1782~1784)等。




③A.奥涅格(Arthur
Honegger),瑞士作曲家。1892年3月10日生于勒阿弗尔,1955年11月27日卒于巴黎。1909年入苏黎世音乐学院学习音乐。1911年入巴黎音乐学院从A.热达尔日和C.-M.维多尔学作曲,从V.丹第学指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法国“六人团”成员。他的创作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电影配乐和广播音乐)。采用的素材和技法,自古风的格列高利圣咏(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1938)到现代爵士音乐(《钢琴小协奏曲》,1925),甚至十二音技法(歌剧《安提戈涅》,1927)都有。他的第1部重要作品是具有巴罗克特色的清唱剧《大卫王》(1921)。接着是他的2部最著名的管弦乐曲《太平洋231》(1923)和《橄榄球》(1928)。前者是对火车头的描述,后者是对运动会场面的表现。这两部作品反映了作曲家对“速度”和“男性运动会”有浓厚的兴趣。他作有5部交响曲,他的室内管弦乐曲《夏天的田园曲》(1920),带有C.德彪西的气质。舞台作品尚有歌剧《犹滴》(1926)、清唱剧《大众的呼声》(1931)、舞剧《山岳的召唤》(1945)等,以及很多法国歌曲。奥涅格的音乐具有强烈的个性,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大胆而自由,在和声色彩上受法国先锋派的影响。他的音乐具有更多的德国特色,在流派上属于新古典主义。著述有《我是作家》(1951,巴黎)等。


 


 


附:


琴弦上唱出深情隽永的歌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用弓和弦演奏的乐器,中国和外国都有,中外古今的弦乐器品种可真是太多了,乐器上弦的数量也多少不等。比如最常见的民族乐器二胡有两根琴弦;三弦呢?自然是三根琴弦了;西洋乐器中,小提琴是四根琴弦;美国的民间乐器“班卓琴”有五根琴弦;而吉他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六弦琴”,等等。琴弦最少的要数越南的一种民间乐器“独弦琴”了,它仅有一根琴弦。不用多说,无论琴弦的数量多少,每根弦都有它自己的作用,都能使乐器发出美妙动听的乐声来。不过,有这样一首乐曲却比较特别,它虽然是由小提琴来演奏的,可它只应用了小提琴最低的一根琴弦--G弦,因而这首乐曲被称为《G弦上的咏叹调》。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首先要从写这首乐曲的作曲家巴赫说起。


   
约·塞·巴赫(1685-1750)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也可以说今天西方所有的音乐艺术成就都是从他开始发端的,团而后人恭恭敬敬地称他为“音乐之父”。巴赫一生总共创作的各种类型的作品有上千首,尽管有相当部分已经散失了,但留传至今的仍有500余首之多。巴赫是他那个时代的一位音乐全才,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勤奋实践,为日后的音乐发展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巴赫会演奏多种乐器,他既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师,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据他的儿子回忆父亲从小就跟随祖父学会了小提琴,从青年时代起一直到临近老年,他的小提琴演技都是出类拔萃的。他的演奏“音色纯正,深切感人”。这自然也反映在他所创作的弦乐作品中。


    《G弦上的咏叹调》原本并不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而是以弦乐合奏的形式演奏的。它是作曲家于1722年创作的《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中的第二乐章。这首由弦乐演奏的咏叹调旋律流畅、柔美隽永,与组曲前后乐章那气势恢宏、活泼欢快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在巴赫逝世150年后,德国小提琴家威尔海米别出心裁,不仅将整首乐曲改编为小提琴独奏,而且只在小提琴单一的G弦上演奏出来,因此这首乐曲才有了如今这个名称。也许当初连威尔海米自己也没有料到,由他改编并亲自演奏的这首乐曲会成为巴赫最为人熟知的一首通俗小品。


   
乐曲的气氛正像它的名称所揭示的那样,优美如歌,又凝重深情。乐曲一开始就奏出抒情流畅的主题,徐缓稳重,气息宽广。它既像是赞叹,又像是倾诉,娓娓奏来,令人沉醉。乐曲的第二段,音乐有了较大的发展,情感表达也更丰富、更激动,就仿佛是作曲家的思绪在层层推进,进入到另一个心旷神怡的境地。每当这个时刻,我们不禁要抱怨巴赫这个姓氏。因为在德语中,巴赫(Bach)这个词的意思是小河、溪流,这样的音乐难道只是小溪的涓涓流淌吗?不,它是大海般的宽阔和壮美。正像贝多芬在评价巴赫时所说的那样:“他不应该叫小溪,而应该是大海。”当你听到这首乐曲时,是否会发出与此同样的感慨呢?但愿你听到它时会想到巴赫,想到大海;想到历史的永恒,想到音乐的美和不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z34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